第389章 赵舒欣想回研究所工作,飞机材料到位_四合院:开局62年,十级技术员
家人们文学 > 四合院:开局62年,十级技术员 > 第389章 赵舒欣想回研究所工作,飞机材料到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89章 赵舒欣想回研究所工作,飞机材料到位

  阳光透过薄纱窗帘,洒进李望亭家的卧室。

  李望亭缓缓睁开眼睛,看向床头柜上的数字时钟,时间刚过7点。

  这是鹰酱访问团走后,李望亭难得休息的清晨。

  “哎呀,你怎么醒这么早?”身旁的赵舒欣也迷迷糊糊地睁开眼,“今儿不用赶项目进度,再多睡会儿吧。”

  “我睡够了,就起来晒晒太阳吧。”李望亭笑着在妻子脸颊上亲了一下,“你再睡会儿,我去看看平安起没。”

  李望亭披上晨袍,来到三岁大的儿子李平安的卧室。

  家伙正躺在床上左顾右盼,一见父亲来了,立刻露出开心的笑脸,伸出手要抱抱。

  “平安早啊,起这么早干嘛呀?”李望亭把儿子抱在怀里,逗他玩手脚。

  “我想给妈妈做早餐!”李平安稚嫩的声音响起。

  “给妈妈做早餐?我们平安这么贴心!”李望亭笑着夸奖道,“那我们去厨房瞧瞧,看能做点什么好吃的给妈妈!”

  父子俩来到厨房,李平安站在凳子上,想去打开橱柜拿食材,但够不着柜门。

  李望亭赶紧走过去,抱起儿子让他打开柜门取出鸡蛋和面粉。

  “我要做饼!”李平安开心地。

  “好嘞,我们一起做!”李望亭把面粉和水调匀,抹在锅上煎成薄饼。

  “我也要帮忙!”李平安拿着勺,一脸认真地搅拌面糊。

  李望亭笑着摸摸他的头,把煎好的热乎乎的薄饼放凉,然后拿了大葱卷起来,放在早已准备好酱的盘子里。

  “妈妈,吃饼啦!”不一会儿,赵舒欣换好衣服从卧室出来,李平安开心地抱着装薄饼的盘子跑过去。

  “哎呀,我们平安最棒了!”赵舒欣笑着在儿子脸上亲了一下,然后拉过来一起吃早饭。

  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吃着丰盛的早餐,李平安边吃还边絮絮叨叨地着这两出去玩发生的趣事,把父母逗得哈哈大笑。

  吃过早饭,李望亭抱起儿子来到门口的报刊亭,帮他买了一本画报。李平安坐在父亲腿上认真翻看着画报上的物品图片,一个个地念出名字来。

  “厉害了我家平安!”李望亭高胸夸奖道,“这些东西平安都认识,以后一定是一个大学问家!”

  稍作整理,李望亭正准备起身去研究所,赵舒欣忽然开口道:“望亭,我想了想,也该是时候回研究所工作了。

  平安已经三岁了,找一个阿姨看着也没问题。

  这几年我一直在家照顾孩子,虽然你也会拿书回来给我学习,但毕竟缺乏实践锻炼。

  我觉得应该抓住现在这个机会回去工作,才能尽快恢复状态,对将来发展也有好处。”

  这几年虽然赵舒欣一直在家里照顾儿子,但她并没有停止对工作的热情。

  在闲暇时间,她会看李望亭从研究所带回来的各种专业书籍,认真学习新技术新知识。

  她也会在李望亭的指导下,针对一些课题进行思考和总结,并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。

  这些论文发表后在业内引起了良好反响。

  赵舒欣资聪颖,又勤奋好学。

  虽然暂时离开工作岗位,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和技能的挑战与提高。

  她希望等儿子稍长,自己就可以重返工作岗位,继续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

  正是因为这几年的刻苦学习和论文积累,赵舒欣其实已经可以评为六级工程师了。

  李望亭点点头:“你的没错,实践出真知,光看书是不够的。现在我们项目进展顺利,确实需要你这样出色的工程师参与进来。你放心,我会找靠谱的阿姨来照看平安,我也会抽时间陪他。你就尽快联系研究所,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岗位。”

  “好,我马上去联系部门主管。”赵舒欣开心地。

  “对了,你现在是工程师九级吧?我这就去人事部门,重新对你的级别评定。根据你这几年的学习情况和论文发表,完全可以直接晋升为工程师六级。”李望亭想了想。

  “好,我一定会尽力追赶你的!”赵舒欣笑着。

  这时,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。

  他接起电话,是外贸部的来电,第一批采购的螺旋桨金属材料已经到货,要他去检验质量。

  “好,我这就过去。”李望亭完,挂断电话对赵舒欣,“外贸部那边材料来了,我去趟机场,晚上早点回来。”

  “去吧,注意安全。”赵舒欣点点头,目送丈夫出门。

  李望亭来到机场货运区,几个大木箱已被从飞机上卸下来。

  工作人员打开箱子,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形状各异的金属块。

  “首批高强度合金终于到货了!”李望亭看着这些箱子,眼前一亮。

  他拿出放大镜和测硬仪,仔细检查了几块样本,发现金属材质非常出色,完全达到设计要求。

  “材料质量过关,可以立即运往工厂开始加工制造螺旋桨了!”李望亭满意地点点头。

  有了这批优质金属,歼十研制的进度一定能大大提速

  李望亭相信,届时它的性能一定会让世人刮目相看

  一周后,李望亭带着设计图纸来到奉空部,准备查看歼十的首架样机。

  “望亭同志您来了!”主管工程师欢迎他到来,“样机已经基本成型,我们正准备进行地面滑跑试验,如果顺利的话,很快就可以进行首飞了!”

  “好,我来看看实际效果与设计数据的对比情况。”李望亭点头道。

  接下来,他密切关注着地勤人员进行的各项试验。样机的动力指标、发动机推力、机翼升力都达到了要求。

  “数据完全符合设计预期,你们的制造工艺很到位。”李望亭对结果很满意。

  “多谢李工夸奖!”工程师连连致谢,“这都仰仗您提供的精良设计图纸!”

  “不过机翼前缘这里,我建议优化一下弹翼的转角。”李望亭指着翼前缘,“这样可以少掉2%的阻力,提高飞行速度。”

  “好的所长,我们立刻调整!”

  随后,李望亭又对发动机喷口结构提出了两点改进方案,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推力。

  “李工您真是设计大师,都能发现这些细节!”工程师们对李望亭推敲精益求精的作风由衷佩服。

  在李望亭的指导下,样机很快进行了改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rwx.cc。家人们文学手机版:https://m.jrw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